
-
拿主器的姿势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贵重物品用左手托着,脚下走小碎步(原文)凡执主器:执轻如不克,执主器,操币圭璧。则尚左手,行不举足,车轮曳踵。这里说的是拿重要东西时的姿态、步态。“执”就是持、拿。拿东西该怎么拿?谁还不会?你还真的不一定会。“凡执主器:执轻如不克,执主器,操币圭璧。”“主”是主子,就是天子、皇上
1
- 0
- 0
-
人都有老师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一)学而后能(原文)鲁哀公问子夏曰:“必学而后可以安国保民乎?”子夏曰:“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,未尝闻也。”哀公曰:“然则五帝有师乎?”子夏曰:“有。臣闻黄帝学乎大真,颛顼学乎绿图,帝喾学乎赤松子,尧学乎尹寿,舜学乎务成跗,禹学乎西王国,汤学乎威子伯,文王学乎铰时子斯,
1
- 0
- 0
-
拿东西你会吗?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拿东西的姿势(原文)凡奉者当心,提者当带。执天子之器则上衡,国君则平衡,大夫则绥之,士则提之。 这句话是说怎样拿东西?拿东西要学吗?要学。你给人家东西,把东西丢过去,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递过去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推过去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拍到桌子上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递到人家手上是一种态
1
- 0
- 0
-
礼贤下士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上》 礼贤下士(原文)故君子式黄发,下卿位,入国不驰,入里必式。君命召,虽贱人,大夫士必自御之。故君子式黄发,下卿位,入国不驰,入里必式。“式”就是“式敬”,就是附身车式(轼。就是车前横木。)表达敬意。君王乘坐马车,看见街边的老人就要附身车轼,向老人致敬。“黄发”就是老人。“人初老则
7
- 0
- 0
-
乐纳善言
《新序·杂事四》乐纳善言(原文)晋文公田于虢,遇一老夫而问曰:“虢之为虢久矣,子处此故矣,虢亡其有说乎?”对曰:“虢君断则不能,谏则无与也。不能断又不能用人,此虢之所以亡。”文公以辍田而归,遇赵衰而告之。赵衰曰:“今其人安在?”君曰:“吾不与之来也。”赵衰曰:“古之君子,听其言而用其人,今之君子,听
6
- 0
- 0
-
“恰饭”的辩证
“恰饭”之辩证忽然之间南昌大街小巷饭店、餐馆的招牌、幌子上,都把“qiā饭”写成“恰饭”,连网上搜索“qiā饭”这个词的时候,也是这样写的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南昌人吃饭不用口,用心了。“恰饭”是什么意思?从字面上看“恰饭”就是“合适的饭”,或者是“适当的饭”!可以理解成:饭好吃!饭很中意!很满意的饭
7
- 0
- 0
-
驾车的规矩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上》 乘车驾车的规矩(原文) 君车将驾,則仆执策立於马前。已驾,仆展軨效驾,奋衣由右上取貳綏,跪乘,执策分轡,驱之五步而立。君出就车,則仆并轡授綏。左右攘辟,车驱而騶。至于大门,君抚仆之手而顾,命车右就车。门閭沟渠,必步。凡仆人之礼,必授人绥。若仆者降等,则受,不然则否。若仆者降等,
9
- 0
- 0
-
算卦就骗人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上》算卦就是骗人(原文)卜筮不过三,卜筮不相袭。龟为卜,策为筮者,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,敬鬼神,畏法令也;所以使民决嫌疑,定犹与也。故曰:“疑而筮之,则弗非也。日而行事,则必踐之。”这一段说:占卜算卦,只能进行三次。占卜一次,不行,再占卜第二次,还不行,可以占卜第三次。如果还不灵,
3
- 0
- 0
-
守孝三年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上》 守孝的规定(原文) 齐者不乐不吊。居丧之礼,毁瘠不形,视听不衰。升降不由阼阶,出入不当门隧。居丧之礼,头有创则沐,身有疡则浴,有疾则饮酒食肉,疾止复初。不胜丧,乃比于不慈不孝。五十不致毁,六十不毁,七十唯衰麻在身,饮酒食肉,处于内。第一段:“齐者不乐不吊。”“齐”字通“斋”字。
8
- 0
- 0
-
让人说话
《新序》赏读·杂事四(九十一)不毁乡校(原文)郑人游于乡校,以议执政之善否?然明谓子产曰:“何不毁乡校?”子产曰:“胡为?夫人朝夕游焉,以议执政之善否。其所善者,吾将行之;其所恶者,吾将改之。是吾师也,如之何毁之?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,不闻作威以防怨。譬之若防川也,大决所犯,伤人必多,吾不能救也,不如
3
- 0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