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要人才,不要面子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八)要人才,不要面子(原文)齐桓公见小臣稷,一日三至不得见也,从者曰:“万乘之主,见布衣之士,一日三至而不得见,亦可以止矣。”桓公曰:“不然,士之傲爵禄者,固轻其主;其主傲霸王者,亦轻其士,纵夫子傲爵禄,吾庸敢傲霸王乎?”五往而后得见,天下闻之,皆曰:“桓公犹下布衣之
1- 0
- 0
-
白领禁忌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白领禁忌(原文)振书端书于君前,有诛。倒筴侧龟于君前,有诛。龟筴、几杖、席葢、重素、袗絺绤,不入公门。苞屨、扱衽、厌冠,不入公门。书方、衰、凶器,不以告,不入公门。公事不私议。 “白领”就是坐办公室的人。也可能是政府的公务人员,或者是企事业单位的职能员,财会人员,公关、后勤服务人
1- 0
- 0
-
推销自己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七)推销自己(原文)宁戚欲干齐桓公,穷困无以进,于是为商旅,赁车以适齐,暮宿于郭门之外。桓公郊迎客,夜开门,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,宁戚饭牛于车下,望桓公而悲,击牛角,疾商歌。桓公闻之,执其仆之手曰:“异哉!此歌者非常人也。”命后车载之。桓公反至,从者以请。桓公曰:
2- 0
- 0
-
公庭不言妇女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禁忌——公庭不言妇女(原文)君子已孤不更名。已孤暴贵,不为父作谥。居丧,未葬,读丧礼;旣葬,读祭礼;丧复常,读乐章。居丧不言乐,祭事不言凶,公庭不言妇女。这里说得都是古代的禁忌。何谓“孤”?“孤,无父也。”[《说文》]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说:“老而无子曰独,幼儿无父曰孤。”没有儿女
3- 0
- 0
-
家贼难防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六)家贼难防(原文)里凫须,晋公子重耳之守府者也。公子重耳出亡于晋,里凫须窃其宝货而逃。公子重耳返国,立为君,里凫须造门愿见,文公方沐,其谒者复,文公握发而应之曰:“吾凫须邪?”曰:“然。”谓凫须曰:“若犹有以面目而复见我乎?”谒者谓里凫须。凫须对曰:“臣闻之沐者其心
3- 0
- 0
-
古代的移民政策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古代的移民政策(原文)去国三世,爵禄有列于朝,出入有诏于国,若兄弟宗族犹存,则反告于宗后;去国三世,爵禄无列于朝,出入无诏于国,唯兴之日,从新国之法。这里说的是古代的移民政策。古代也有移民问题。韩非是韩国的公子,移民到了秦国,成为秦国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,哲学家。商鞅是卫国人,移
6- 0
- 0
-
管鲍之交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五)管鲍之交(原文)管仲傅齐公子纠,鲍叔傅公子小白,齐公孙无知杀襄公,公子纠奔鲁,小白奔莒。齐人诛无知迎公子纠于鲁,公子纠与小白争入,管仲射小白,中其带钩,小白佯死,遂先入,是为齐桓公。公子纠死,管仲奔鲁,桓公立国定,使人迎管仲于鲁,遂立以为仲父,委国而听之,九合诸侯
7- 0
- 0
-
安葬枯骨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四)安葬枯骨(原文)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,掘地得死人之骨,吏以闻于文王。文王曰:“更葬之。”吏曰:“此无主矣。”文王曰:“有天下者,天下之主也;有一国者,一国之主也。寡人固其主,又安求主?”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。天下闻之,皆曰:“文王贤矣,泽及枯骨,又况于人乎?”或得宝
6- 0
- 0
-
直呼其名?
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直呼其名?(原文)国君不名卿老世妇,大夫不名世臣姪娣,士不名家相长妾。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为余小子;大夫士之子,不敢自称为嗣子某,不敢与世子同名。 这里说的是怎样称呼他人?人有名字不是直呼其名就行了吗?中国文化直呼其名是不尊敬人。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,尊长老师不能直呼其名。就是国君
4- 0
- 0
-
网开三面
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三)网开三面(原文)汤见祝网者置四面,其祝曰:“从天坠者,从地出者,从四方来者,皆罹吾网。”汤曰:“嘻!尽之矣,非桀其庸为此?”汤乃解其三面,置其一面,更教之祝曰:“昔蛛蝥作网,今之人循序,欲左则左,欲右则右,欲高则高,欲下则下,吾取其犯命者。”汉南之国闻之曰:“汤之
3- 0
- 0
红包分享
钱包管理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