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算赢?
2025-04-22 09:00:4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《新序》赏读·杂事四(八十四)

怎样算赢?

(原文)

楚庄王伐郑,克之。郑伯肉袒,左执茅旌,右执鸾刀,以迎庄王。曰:“寡人无良边陲之臣,以干天下之祸。是以使君王昧焉,辱到弊邑,君如怜此丧人,锡之不毛之地,唯君王之命。”庄王曰:“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,是以使寡人得见君王之玉面也,而微至乎此!”庄王亲自手旌,左右麾军,还舍七里。将军子重进谏曰:“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,诸大夫死者数人,斯役死者数百人,今克而不有,无乃失民力乎?”庄王曰:“吾闻之,古者盂不穿,皮不蠹,不出四方,以是君子重礼而贱利也,要其人不要其土,人告徙而不赦,不祥也,吾以不祥立乎天下,灾之及吾身,何日之有矣。”

这一段说:楚庄王讨伐郑国,攻克后。郑伯脱去衣服,袒露身体,

左手拿着茅旌,就是旗杆顶上装饰有旄牛尾的旗帜,右手拿着刀环有铃的刀,迎接楚庄王,说:寡人没有治理边陲的良臣,所以惹下了泼天大祸,因此让楚王您蒙受莫大的辛劳,屈尊来到我们这样的小地方。若楚王怜悯我这个亡国之人,请赐予我一块贫瘠的土地,我们完全听从君王的命令。这就是说,郑伯无条件地投降了。楚庄王说:“都是你的那些不良的臣子频繁往来传播瞎话,挑拨我们两国的关系,才使我们两国不得不兵戎相见,兵临城下,以这样的方式见到您。(楚庄王,说话婉转,他没有把战争的原因直接归罪于郑伯,而是说是受到了下面的蛊惑。)于是楚庄王亲自执旌旗,左右麾军,向后退了七里。(打了胜仗,退军七里。为什么?两国还是相邻啊!还要相处啊!还要来往啊!只有雄才大略者,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。)将军之子重进谏说:南郢与郑国相距数千里,(此役)楚国多位大夫战死,还牺牲了数百名士卒。如今攻下郑国了,打了胜仗,却不去占领它(还要退却!),恐怕是白白损耗民力吧?(打了胜仗,还要退军,总有人想不通的。请看楚庄王怎么说。)

楚庄王说:我听说,古代的时候,只要盛水的容器没有毁坏,皮裘衣服没有破损,就不会轻易离开本土,去扩张领地。(没有水,生活不下去;没有衣服,生活不下去。如此才会想办法,改变现状,谋求生存。农耕文明,安土重迁,守着自己的土地过日子。不是迫不得已,逼得没有吃,没有穿了,不会去发动战争。中国不侵略人家,但是也不容许人家的侵略。中国不想打仗,也不怕打仗,只是不想轻易开仗。)这就是君子重视礼仪,而轻视获利。(重视礼仪,就是重视规矩、规则、法规。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,不顾一切,不顾礼仪,不顾规矩,不顾规则。)(中国)重视获得人心,而不是获得其土地。(如果弄得)人们迁徙、人口流失、战争频仍,生灵涂炭,居无定所,那就是不祥的事情,如果我用“不祥”来立天下,灾难就会时时刻刻地降临到我的身上。(打仗是要死人的,能不打仗,就不打仗。打仗获胜的标志,不仅仅是战胜了敌人,获得了土地,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人心。所谓获得人心,不但是敌人输的心服口服,而且是赢得在理,赢得正义,赢得光明,赢得所有人的称颂。)(锦云)放松应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