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
直呼其名?
(原文)
国君不名卿老世妇,大夫不名世臣姪娣,士不名家相长妾。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为余小子;大夫士之子,不敢自称为嗣子某,不敢与世子同名。
这里说的是怎样称呼他人?人有名字不是直呼其名就行了吗?中国文化直呼其名是不尊敬人。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,尊长老师不能直呼其名。就是国君对待“卿老世妇”也不能直呼其名。“卿”是国卿,是国家重臣。“三公六卿”“三公”指司马、司徒、司空。“司马”掌军事,司徒掌民事,司空掌刑法。“六卿”“天官冢宰、地官司徒、春官宗伯、夏官司马、秋官司寇、冬官司空也。”[《说文》]即使国君,对于三公六卿也不能只直呼其名。(对于下属,你最好不要直呼其名,有职务称职务,没有职务,中国人习惯于以“老”称老人,老郑、老李、老王、老陈;以“小”称小辈人:小王、小李、小赵,这样称呼,都很亲切。)所谓“世妇”一是指后宫的嫔妃;二是指“掌祭祀、宾客、丧纪之事”的人。总之有地位的人,都不能直呼其名。
“大夫不名世臣姪娣,”“使臣”是父亲在世的老臣,现在的说法就是父亲的老朋友,老故交。你是大夫,你不能随意对这些老臣、老朋友直呼其名。你是儿子,你不能对你父亲的老友直呼其名,该称叔叔称叔叔,改称伯伯称伯伯。见了你父亲的故旧,论辈分,不论年龄,不论职务。“姪娣”。“侄是妻之兄女,娣是妻之妹,”这里的侄子是指“内侄”。你老婆的侄子,妹妹都不能直呼其名。你的侄子,你可以直呼其名,你老婆的侄子,最好你不要直呼其名;你的妹妹你可以直呼其名,你老婆的妹妹你最好不要直呼其名。
“士不名家相长妾。”“士”是低级官员,作为低级官员,不能对于管家直呼其名,(你的保姆,你最好也不要直呼其名,当做家人,亲切一点,是尊重和平等的表现。)父亲的小妾,育有子息,你也不能直呼其名。
“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为余小子”,古人的习惯,“天子未除丧,自称曰‘余小子’。”“除丧”是解除服丧。天子没有解除服丧的时候,自称为“余小子”。这里的君不是直国君“今大夫有地,虽同曰君,而其子在丧,不敢同天子称余小子也。”[《礼记正义》]
“大夫士之子,不敢自称为嗣子某,不敢与世子同名。”大夫之子,父亲死了,你正在服丧,你不能自称为“嗣子”。不能与世子同名。
现在“余小子”的说法,已经不见流行,而“嗣子”的说法依然流行,但往往弄错。第一,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,嫡长子,才叫作嗣子;(也就是说,父亲去世,你的长兄才能称为嗣子,你是老二、老三,别说自己是嗣子。)第二,自己没有儿子,过继来的子嗣也称“嗣子”,所以“嗣子”也不是乱叫的。
中国人,一般不能直呼其名,长辈、父母不能直呼其名,尊上师长不能直呼其名。有些电视剧描写孩子可爱,就让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,这不是中国文化,不合中国的规矩。没大没小,没老没少,是放肆,不是可爱!(锦云)
            
 红包分享
 钱包管理
		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