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汉)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赏读(七)
推销自己
(原文)
宁戚欲干齐桓公,穷困无以进,于是为商旅,赁车以适齐,暮宿于郭门之外。桓公郊迎客,夜开门,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,宁戚饭牛于车下,望桓公而悲,击牛角,疾商歌。桓公闻之,执其仆之手曰:“异哉!此歌者非常人也。”命后车载之。桓公反至,从者以请。桓公曰:“赐之衣冠,将见之。”宁戚见,说桓公以合境内。明日复见,说桓公以为天下。桓公大说,将任之。群臣争之曰:“客卫人,去齐五百里,不远,不若使人问之,固贤人也,任之未晚也。”桓公曰:“不然,问之,恐有小恶,以其小恶,忘人之大美,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。且人固难全,权用其长者。”逐举大用之,而授之以为卿。当此举也,桓公得之矣,所以霸也。
宁戚是卫国人,穷困潦倒,他想投奔齐桓公,为其效力却没有门路。于是就去经商,租赁了一辆车就去了齐国。晚上投宿于齐国的郭门之下。“郭,外城也。”[《说文》]也就是说,宁戚他们连城门都没有进入,就在城外安顿下来了。正好赶上齐恒公出外打猎,开门迎客,随从护卫让众人回避,却看见野地里那几辆租赁的车子,他们正在烤火,人很多,其中有宁戚正车下喂牛。看见齐恒公来了,宁戚悲痛的击着牛角,开始唱商调(悲调)的歌子。齐桓公听到后,拉着仆人的手说:奇怪呀!这个唱歌的人不是平常人。于是命令后车把宁戚请上车。齐恒公打猎回宫后,底下人来请示,(怎样接待那个击牛角唱歌的人?)齐恒公说赐给衣冠。(衣冠是衣服和帽子,此处说的是赐给宁戚衣服和帽子,实际是给予宁戚相当的礼遇和尊重。)宁戚见到齐恒公后,先说如何才能使“境内”得到最好的治理;第二天与齐恒公见面又说,怎样才能称霸天下。齐恒公听得很高兴,准备任用他。底下的官员们却议论不休。有人说,他是卫国人,离得也不远,派人去外调一下,弄清楚了他是好人,再任用也不晚。齐恒公说,不用外调了。调查来调查去,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人总有些小毛小病的,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。因为一些小毛病就不用人家了,忘记了人家的大节、大美,这是人主丢失了天下的能人啊。(齐恒公能成为霸主,不是浪得虚名,不是因为有管仲、鲍叔牙、宁戚这些能人的辅佐,而是他有包容人才,爱护人才,重用人才的特点。金没有足赤,人没有完人,用人要用其所长,这就行了。挑一个没有毛病,没有缺点的人来辅佐不是更好吗?没有个性、没有偏好,没有缺点,没有毛病,没有瑕疵的人,有吗?找得出来吗?人的认识也不同,你说他好,别人可能说他坏;你说他强,别人可能说他霸道。没有人用,就用你自己吧,你就没有缺点?没有毛病吗?
宁戚一无所有,他能成功地推销自己,第一是自信,第二是有才能。没有自信,一辈子穷困潦倒;没有才能,机会来了,也百搭。宁戚相当自信,他还知道齐恒公爱才、惜才、重才,所以才敢“击牛角而歌”。缺乏自信和才能,缺乏知人,别说击牛角而歌,就是牵着马跳舞,也没有人搭理你。(锦云)
            
 红包分享
 钱包管理
		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