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读《礼记·曲礼下》
拿东西的姿势
(原文)
凡奉者当心,提者当带。执天子之器则上衡,国君则平衡,大夫则绥之,士则提之。
这句话是说怎样拿东西?拿东西要学吗?要学。你给人家东西,把东西丢过去,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递过去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推过去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拍到桌子上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递到人家手上是一种态度;把东西恭恭敬敬地送到人家面前是一种态度。
“奉”在此当作“捧”字。何为“捧”?《说文》:“承也。手部曰承、奉也。受也”。“捧,两手承也。”(《广韵》)两只手托着东西就是捧。怎么捧?两只手举到心的位置,就是捧。你捧东西给人家,就要捧到与你的心脏一样高的位置。捧到心的位置,就是尊敬,低了就是轻视,高了,高过了心的位置,就过了。“提”就是用手提起东西。怎么提?用手拎起东西就是提。东西在地上,你把拎起来,提到腰带的位置,就是提,再高了怎么样?提到腰带以上,就不是提,而是托举了。提东西稍稍提起就行了,过高了,就会费力。提东西最高不过腰带,最省力。
“执天子之器则上衡”,天子就是君王,天子尊贵,你拿东西给天子,与拿东西给一般人是不一样的。把东西托举到“上衡”的位置,就是要与心平衡的位置,就是托举,就是尊敬,就是庄重。你拿的是天子东西,不能提着,不能夹着,不能抱着,不能拖着,要托举着与心平衡。拿天子的东西,要托举着,那大夫的东西要下一点。“绥”:“绥,舒也。”(《广雅》)王念孙疏证:“绥者,安之舒也。”拿大夫的东西,放松一点,低一点都可以。拿士的东西,提着就可以了。士是官阶最低的官员,你拿他们的东西提着就可以了。
这些话如今还有什么意义?有。同样是送礼,你把礼物给人家丢到桌子上,和捧着送到人家手中,其结果是不一样的。礼尚往来,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。有礼貌,不仅仅是给人家敬礼,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都能体现出一个人有没有涵养。(锦云)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