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天降康
《诗经欣赏》—商颂‧《烈祖》
(峻岫)
这也是一首祭祀成汤的诗歌。
嗟嗟烈祖,有秩斯祜。申锡无疆,及尔斯所。既载清酤,赉我思成。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鬷假无言,时靡有争。绥我眉寿,黄耇无疆。约軧错衡,八鸾鸧鸧。以假以享,我受命溥将。自天降康,丰年穰穰。来假来飨,降福无疆。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。
《诗序》说《烈祖》是:“祀中宗也。中宗,殷王大戊,汤之玄孙也。有桑谷之异,惧而修德,殷道复兴,故表显之,号为中宗。”[《毛诗注疏》]就是“中宗既崩之后,子孙祀之。诗人述中宗之德,陈其祭时之事而作此歌焉。”[《毛诗注疏》]其实“《小序》谓‘祀中宗’,本无据。”[清·姚际恒《诗经通论》]“此与上篇末皆云‘汤孙之将’,疑同为祀成汤,故集传云然。然一祭两诗,何所分别?辅广氏曰:‘《那》与《烈祖》皆祀成汤之乐,然《那》诗则专言乐声,至《烈祖》则及于酒馔焉。商人尚声,岂始作乐之时则歌那,既祭而后歌烈祖欤?’此说似有文理。”[清·姚际恒《诗经通论》]宋代朱熹也说:“此亦祀成汤之乐。言嗟嗟烈祖,有秩秩无穷之福。可以申锡于无疆。是以及于尔今王之所而修其祭祀如下所云也。”[南宋·朱熹《诗经集传》]
诗人写道:嗟嗟烈祖,有秩斯祜。申锡无疆,及尔斯所。既载清酤,赉我思成。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鬷假无言,时靡有争。绥我眉寿,黄耇无疆。约軧错衡,八鸾鸧鸧。以假以享,我受命溥将。自天降康,丰年穰穰。来假来飨,降福无疆。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。
【注释】“烈祖”:功业显赫的祖先,此指商朝开国的君王成汤。“申”:再三。“锡”:同“赐”。“清酤”:清酒。“赉”:赐予。思:语助词。“戒”:齐备。“鬷zōng假”:集合大众祈祷。“绥”:安抚。“眉寿”:高寿。“黄耇”:义同“眉寿”。“约軝错衡”:用皮革缠绕车毂(gǔ)两端并涂上红色,车辕前端的横木用金涂装饰。错,金涂。“鸾”:通“銮”,一种饰于马车上的铃。“鸧鸧”:同“锵锵”,象声词。“假”:同“格”,至也。“享”:祭。“溥”:大。“将”:释为“长”。“顾”:光顾,光临。“烝尝”:冬祭叫“烝”。秋祭叫“尝”。“汤孙”:指商汤王的后代子孙。“将”:奉祀。
诗歌大意:
赞叹我先祖,长久有洪福。再三厚赏赐,恩泽仍丰足。清酒杯中注,佑我成功福。肉羹调和好,五味最适中。众人起祷告,没有争执声。平安得长寿,长寿得终生。车衡车轴金革镶,銮铃八个鸣铿锵。来到宗庙因祭祖,我受天命来举行,保我平安和康宁,丰收粮食满囤。先祖请尚飨,赐我福绵长。秋冬两祭都登场,成汤子孙永祭享。
这也是一首祭祀成汤的诗歌。祭祀之前先演奏《那》。祭祀之后再演奏《烈祖》。全诗一章二十二句,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是第一部分,“嗟嗟烈祖,有秩斯祜。申锡无疆,及尔斯所。”“嗟嗟”是非常地赞叹。“烈祖”指成汤。“有秩”是有常。祜是福。“申”,是重。“锡”是赏赐。“无疆”是无边。“及尔斯所”就是给子孙后代以保佑。意思就是:“嗟嗟乎!我功烈之祖成汤,既有此王天下之常福,天又重赐之以无竟界之期,其福乃及女之此所。”[《毛诗注疏》]“既载清酤,赉我思成。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鬷假无言,时靡有争。绥我眉寿,黄耇无疆。”是说祭祀者,献上“清酤”,又献上“和羹”。“清酤”和“和羹”寄托着我的美好的祝愿。“鬷,总。假,大也。”祭祀的场面很大,“无言”是说,没有乱说话的,“时靡有争”,是说没有争论的,总之是一片肃穆的气氛,就是为了祈祷福寿安康。“约軧错衡,八鸾鸧鸧。”是指诸侯前来助祭,“乘篆毂金饰错衡之车,驾四马,其鸾鸧鸧然声和。”[《毛诗注疏》]也是非常盛大的场面。“以假以享,我受命溥将。”是说诸侯来朝,献上代来的礼物,参加祭祀活动。“自天降康,丰年穰穰。来假来飨,降福无疆。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。”是说天上降下洪福,粮食获得大丰收,降下福禄,保佑后代子子孙孙。诗歌写得庄重而肃穆。(署名 原创)